2009年11月15日 星期日

一些經濟學者的個人主頁

其中既有較大的信息量,又有一定的學術參考價值。
 
1.哈佛商學院工商管理學教授詹森
哈佛商學院工商管理學教授詹森(Michael C. Jensen)的個人主頁。詹森教授1985年加盟哈佛商學院,之前系羅徹斯特大學商學院金融學教授和工商管理學教授。詹森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為公司金融理論,其學術貢獻主要有三方面:一是說明代理成本如何影響到一個組織的形式;二是強調組織中決策控制權與決策管理權的區別,而非傳統上誤以為的經營權與管理權的分離;三是闡述組織如何利用特殊知識影響組織的形式。詹森教授一生著述頗豐,先後發表了50多篇學術論文;著有《組織戰略的基礎》(Foundations of Organizational Strategy)和《企業理論:治理,剩餘索取權和組織形式》(Theory of the Firm : Governance, Residual Claims, and Organizational Forms),主持編寫了《現代公司金融理論》(The Modern Theory of Corporate Finance)和《資本市場理論研究》(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Capital Markets)。並於1973年創辦《金融經濟學雜誌》(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屬金融經濟學領域的兩份頂級期刊之一。 1994年又與人合作創辦了社會科學電子出版公司並任公司主席,投身於科學著作的電子出版事業。詹森教授傳播科學思想不遺餘力,將其發表的主要學術論文掛在網上,與大家一同分享。
 
2.芝加哥大學商學院行為科學與經濟學教授Thaler
芝加哥大學商學院行為科學與經濟學教授Richard H. Thaler的個人主頁。 Thaler教授1974年獲得美國羅徹斯特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指導老師是Sherwin Rosen。主要研究領域是行為經濟學、行為金融學與決策心理學。在行為金融學方面,Thaler教授研究人的有限理性行為對金融市場的影響,並作出了很多重要貢獻。其個人主頁上有一些已公開發表的研究論文及工作論文可以下載。
 
3.芝加哥大學商學院經濟學和戰略學副教授Hubbard
芝加哥大學商學院經濟學和戰略學副教授Thomas N. Hubbard的個人主頁。 Hubbard教授1996年獲得斯坦福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領域為產業組織、應用計量經濟學、戰略經濟學和技術經濟學。
 
4.芝加哥大學商學院金融學教授Rajan
芝加哥大學商學院金融學教授Raghuram Rajan的個人主頁。 Rajan教授1991年獲得MIT的博士學位。主要研究領域為公司金融、組織理論及金融機構監管等。在其個人主頁上,有大量有關銀行學、國際金融、組織、權力與企業理論等方面的研究論文可供下載。
 
5.芝加哥大學商學院金融學教授Kaplan
芝加哥大學商學院金融學教授Steven Neil Kaplan的個人主頁。 Kaplan教授1988年獲得哈佛大學商業經濟學的博士學位。主要研究領域為風險資本、公司治理、槓桿收購、企
業購併、電子商務、公司金融等。其研究論文值得一看。
 
6.芝加哥大學商學院金融學教授Diamond
芝加哥大學商學院著名金融學教授Douglas W. Diamond的個人主頁。 Diamond教授1980年獲得耶魯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領域為不完全信息條件下的金融理論、債務融資、投資銀行、銀行監管與儲蓄保險等。
 
7.芝加哥大學商學院經濟學教授Stole
芝加哥大學商學院經濟學教授Lars A. Stole的個人主頁。 Stole教授1991年獲得MIT經濟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領域為產業經濟學與規制、非線性定價與競爭、合約理論與激勵、非貨幣交換、優化組織設計、法學與經濟學。這裡你可以下載諸如Stole教授與Jean-Charles Rochet教授合寫的《多維度的信息甑別經濟學》(The Economics of Multidimensional Screening),載於《經濟學與計量經濟學的進展:理論與應用》(Advances in Economics
and Econometrics: Theory and Applications)一書;Stole教授為即將出版的《產業組織手冊》第三卷撰寫的《競爭環境下的價格歧視》(Price Discrimination in Competitive Environments)一文;以及《合約與組織講義》第1-2章,該講義寫於1993年,曾於1997年修訂,在圈內流傳了很久,直到現在該講義仍被Bengt Holmstrom教授指定為合約理論課程的必讀參考資料。
 
8.芝加哥大學經濟學教授Myerson
芝加哥大學經濟學教授Roger Myerson的個人主頁。 Myerson教授1976年獲得哈佛大學應用數學博士學位,對博弈論有深入的研究。著有《博弈論:矛盾衝突分析》(Game Theory: Analysis of Conflict)及《經濟決策的概率模型》(Probability Models for Economic Decisions)。對《經濟決策的概率模型》一書感興趣的讀者可在這裡下載該書的英文手稿。
 
9.芝加哥大學經濟學教授赫克曼
2000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芝加哥大學著名經濟學教授赫克曼(James Heckman)的個人主頁。赫克曼教授1971年獲得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研究領域涉及諸如社會項目評估、非連續選擇和縱向數據的計量經濟學模式、勞工市場經濟學以及收入分配的模式選擇等等。
赫克曼的主要貢獻是提出對統計數據的選擇偏差進行糾正的簡單可行的理論和方法。所謂選擇偏差是指在樣本選取時因數據的局限或取樣者的個人行為而引起的偏差。例如,考慮受教育程度與個人收入之間的統計關係問題。一般來說,數據來源總是有偏差的。教育程度高的人群的數據容易得到,而教育程度低的數據就不容易得到,因為他們的工作可能不固定,甚至常常失業。這樣僅僅以蒐集到的數據來作統計分析,受教育程度對個人收入的影響就會被低估。赫克曼為此提出著名的赫克曼修正法。這種方法分為兩個步驟。第一步先構造一個基於經濟理論的工作概率模型,並由此對每個個人預測其工作的概率。第二步再把這些預測概率加到原來的模型中去,作為新的解釋變量,由此就得到更確切的受教育程度與個人收入之間的統計模型。赫克曼用這樣的方法處理了許多類似的問題;例如,失業者再就業的時間間隔問題(觀察到的數據往往帶有個人特徵的影響),職業培訓的估價問題(未經職業培訓的個人數據不易得到,赫克曼得到的結論是許多職業培訓的作用被高估)等。
 
10.芝加哥大學經濟系教授Pierre-André Chiappori
芝加哥大學經濟系教授Pierre-André Chiappori的個人主頁,Chiappori教授1981年獲得巴黎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其可下載的工作論文中有關於合約理論和保險的文章非常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