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24日 星期二

反托拉斯法力強 面板業苦嘗被整滋味

更新日期:2010/08/24 03:03 陳泳丞、譚淑珍
工商時報【陳泳丞、譚淑珍】

面對美國的反托拉斯案,可看出各面板廠認罪與不認罪之間,美國司法部的應對是相當懸殊的,這也可以看出相關的案件,其實中間的自由心證空間還真的是不小。



以奇美電來說,當初前副董何昭陽與業務主管楊柱祥選擇認罪協商,除了公司與個人都被罰款外,兩人其實也有先赴美進行開庭前的說明與簽署一些文件,但結束後就順利回到台灣,一直到正式起訴、要入獄服刑時,才前往美國執行相關的後續動作。

不過場景換到友達,因為公司堅持不認罪並採積極辯護態度,因此3名主管在承受龐大壓力赴美進行說明後,被法院採取限制出境的作法予以留置。這也是會引起業內一陣高分貝討論的主要因素之一。

友達這麼大的公司,別說面對官司選擇積極應對,講得難聽一點「跑得了和尚、也跑不了廟」,美方會在這時刻下此重手,從業內人的角度來看,其實很有點懲戒的味道存在:「不聽話,我有的是辦法可以整你。」

專研歐美反托拉斯法的前公平會委員、中原大學財經法律系副教授陳志民,對美方採取如此強烈手段感到非常驚訝,但也研判美方用意在「殺雞儆猴」,似乎是要讓友達知道「我們可用的武器是很多的」!

實際上,當初何昭陽在確知已被定罪將赴美服刑14個月時,在今年5月份也曾參加一場律師事務所舉辦的研討會。他說,所謂的反托拉斯在面板業裡實在是很不可思議的事情,
第一,幾家面板廠商之間並未有任何合約或是約定的作為,
第二,也沒有人去執行所謂的聯合定價或是操控價格行動,
第三,同業之間聚在一起就算有談論到價格,也很有可能只是欺敵策略,反正大家見面禮貌性鬼扯淡,誰會在競爭對手面前展示自己的報價策略呢?


不過即使是如此,面板廠商還是被告得哇哇叫,何昭陽說,這也只能說業者都太不清楚美國人的遊戲規則了,弄到台灣老闆要去美國坐牢,只能默默承受這場數十年職業生涯最大的災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