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經濟學人 出處:Web Only 2010/12
相關關鍵字:經濟學人
在發展中世界,行動金融的發展情況好壞參半,而從最近印度的各項倡議來看,這項技術有機會將金融服務推展到最貧窮的社會階層。11月時,印度七大銀行聯合推出跨銀行行動付款服務(IMPS),讓人可以用手機來支付日常支出;這種服務在印度雖非首見,但許多人希望它能帶來眾人等待已久的突破。
印度擁有11.8億人口,約40間銀行提供行動金融服務,但行動金融卻無法起飛,原因在於,使用者必須要有銀行帳戶才能以手機付款。此外,PIN密碼無法跨越金融平台,印度使用者必須記得行動PIN密碼和行動錢包帳號,才能完成交易,他們還得記提款卡和網路銀行的密碼,這對許多人來說實在太過困難。
因此,縱使印度擁有超過6億行動電話用戶,只有不到100萬人使用行動金融服務。IMPS可以改變這個情況嗎?批評者指出,那至少是朝正確的方向跨出了一步。IMPS使用現有的跨銀行ATM交易基礎設施,有助其他銀行加入此平台,但使用者還是得有銀行帳戶,IMPS也沒有簡化授權機制。
印度如果想建立真正有用的行動金融系統,必須建立行動通信服務商結帳系統,讓沒有銀行帳戶的使用者也能使用。產業觀察家表示,IMPS可以擴大規模讓行動服務商加入;而目前Bharti Airtel和Vodafone也都有興趣加入IMPS。
中國移動便是採行這種模式;中國移動今年稍早買下了上海浦東發展銀行20%的股份,此策略聯盟的目標,即為在全中國提供無線金融服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